開展青少年素質拓展意義
1、什么是青少年素質拓展?
它是一種戶外體驗式學習,強調隊員去“感受”學習,而不是單在課堂上聽講。在體驗式學習中,參與者是過程的主宰,隊員對參與體驗的知識技能消化接收效果遠遠高于課堂。拓展訓練利用自然的環境和精心設計的一些模擬真實情景的項目,使學生無論在個人的學習能力上還是在生活能力上,都可通過對要素的訓練而得到提升。
青少年時期正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同時也面臨著對待自我和對待外界環境的各種矛盾和困擾,可以說正處在人生的過渡時期。自我認識的深入、自信心的樹立和加強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集體意識的培養,這些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對于青少年將來的事業的發展和生活的幸福,意義重大。而這些基本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正是素質拓展訓練的主旨。
2、目標
1.訓練遵守紀律、尊重別人、熱愛生命
2.發揮團隊精神、創意思維、解決困難
3.培養群體互助、同理信任、彼此鼓勵
4.建立信心果敢、自我覺察、承擔責任
3、青少年素質拓展的重要性
青少年素質拓展訓練是以提高心理素質為基礎,兼具體能和實踐的綜合素質教育,它以運動為依托,以培訓為方式,以感悟為目的。它與傳統的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相比,少了一些說教和灌輸,多了一些運動中的體驗和感悟。拓展訓練能使青少年激發個人潛能,培養樂觀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提高溝通交流的主動性和技巧性,樹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團隊精神,極大增強合作意識,從而達到提高隊員心理素質的目的。因此,這種培訓方式成為青少年學習生活經驗、體驗社會教育、形成正確的人際、情感和社會性價值觀等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青少年學生成長過程中中不可或缺的一項。
4、素質拓展訓練有利于傳統教育觀念和方式的改變。
傳統教育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并把傳統知識技能當作教學的最終目的。盡管近幾年一直強調 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著名教育家杜威、陶行知早就提出了“做中學”的教育理念,但實際上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傳統教育方式始終沒有多大改變。傳統的教育把知識的學習與人的精神建構分離開來,把社會角色的指定與人的全面發展分割開來,這樣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性的人才。
拓展訓練(即體驗式培訓)與傳統教育最大的區別在于拓展訓練完全以參與者為中心,讓青少年在“做中學”。在拓展訓練里,“做”是為導致某些預期結果而特別為隊員設計的一些體驗活動。而“學”是旨在通過信息、練習、游戲等方式為學生創造學習的外部條件和環境。培訓師只是給予及時的啟發和誘導。拓展訓練里參與者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過程的體驗者,學生在充分的參與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因此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方式進入校園將有利于加快傳統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的改變。
5、素質拓展訓練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素質教育從本質上說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全民素質為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著眼于受教育者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造就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大而言之,素質教育就是提高民族(國民)的素質,小而言之,是培養學生的素質。
它可分做人與成才兩個層次。素質是做人的基礎,做人又是成才的基礎。它還可以剖析為四大任務,即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社會素質與創新素質。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培養研究型、創新型、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拓展訓練以其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靈活多變的教學內容,將對完成素質教育的四大任務以及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產生積極的影響。
6、素質拓展訓練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拓展訓練中,青少年通過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務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你的心態將是決定你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為你的心態決定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影響你的行動,你的行動將導致最后的結果。
面對一個任務、一個困難,你的心態是積極的,你的腦海中就會涌現出很多解決這個困難的方法。相反,你的心態是消積的,你的腦海中將會產生多個你無法完成這個任務的理由。